中耳炎
[ Otitis media ]
中耳是指耳膜以內,內耳以外的一處藏有耳骨的空間,週邊有黏膜附著。中耳炎就是指這些中耳的黏膜發炎,以病情而言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中耳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至。患者會發高燒、耳痛,耳鳴、聽力驟減、甚至嘔吐。小兒患上急性中耳炎,由於未必懂得表達自己的不適,只會哭鬧不安,或重複地撥弄外耳。
據美國健康統計中心報告指出,中耳炎是小孩求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三份之二的嬰兒,在一歲前曾罹患急性中耳炎,將近一半的小孩至少得過三次急性中耳炎。小孩在六歲之前,由於耳咽管尚未發展成熟,因此較平和較短。當鼻咽部位受感染時,病原較易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炎症。適合的抗生素是最重要的治療。
如果及早診治,一般很少發生嚴重的後遺症。急性乳突炎 (Acute Mastoiditis)、乳突化膿 (Abscess)、腦膜炎 (Meningitis)、及內耳炎 (Labyrinthitis) 等嚴重併發症,於現今一般已發展社會的衛生水平,已經比較少見。
慢性中耳炎則是由耳咽管失調所引至,亦可由中耳重複發炎所造成。特徵之處是耳膜長期穿孔。患者不會發燒,但會有流耳水,耳痕、及聽覺轉差等病徵。
慢性中耳炎若處理不當,可轉化成膽脂瘤 (Cholesteatoma)、腦膜炎、腦瘡、失聰及引至面部神經線癱瘓等後遺症。定期複診檢查、顯微洗耳、和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鼓室修補手術,都是治療慢性中耳炎的方法。
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主要與體內素有肝膽蘊熱,複受風濕熱邪侵襲,內外合邪,壅滯耳脈,氣機不暢所致。治療依據病因病邪、病情早晚及輕重程度不同,結合證候表現,一般採用疏風散邪,利濕清熱,行氣通竅之法,絕大多數可以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