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嚴重猩紅熱個案
2011年06月13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六月十三日)正調查一宗涉及一名六歲男童感染猩紅熱的嚴重個案。
該男童在六月一出現喉嚨痛及蔓延全身的皮膚出疹徵狀,及於六月七日發燒。他於六月十一日入住瑪麗醫院,翌日出現敗血病,並轉往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該男童現時情況穩定。
男童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發現含甲類鏈球菌。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顯示,男童最近並無外遊,他的家居及學校接觸者亦無病徵。調查仍然繼續。
發言人解釋,甲類鏈球菌是引致猩紅熱感染的細菌,服用合適的抗生素 可有效治療猩紅熱。猩紅熱患者通常為二至八歲的兒童。症狀為發燒、咽喉痛及出疹。皮疹會在軀幹或頸部出現,接著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及腹股溝。
他說:「典型的猩紅熱疹並不涉及面部。猩紅熱可透過呼吸或直接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
任何人如懷疑患上猩紅熱,應向醫生求診。
要預防感染,市民應採取預防措施,包括:
*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及
* 保持空氣流通。
該男童在六月一出現喉嚨痛及蔓延全身的皮膚出疹徵狀,及於六月七日發燒。他於六月十一日入住瑪麗醫院,翌日出現敗血病,並轉往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該男童現時情況穩定。
男童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發現含甲類鏈球菌。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顯示,男童最近並無外遊,他的家居及學校接觸者亦無病徵。調查仍然繼續。
發言人解釋,甲類鏈球菌是引致猩紅熱感染的細菌,服用合適的抗生素 可有效治療猩紅熱。猩紅熱患者通常為二至八歲的兒童。症狀為發燒、咽喉痛及出疹。皮疹會在軀幹或頸部出現,接著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及腹股溝。
他說:「典型的猩紅熱疹並不涉及面部。猩紅熱可透過呼吸或直接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
任何人如懷疑患上猩紅熱,應向醫生求診。
要預防感染,市民應採取預防措施,包括:
*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及
* 保持空氣流通。




即時提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