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中醫香港中醫網首頁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2011年11月26日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確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感染個案。

患者為一名五十一歲男子。他在十一月十日因大便帶血到明愛醫院專科門診部求醫。

病人情況穩定,無需入院。病人的糞便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含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病人近期並無外遊。他的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的調查仍然繼續。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大腸桿菌是一種普遍生存在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病菌株都屬無害。但某些病菌株,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由食物傳播的嚴重疾病。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在過去曾於本港偶有發現。在眾多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病菌株當中,最為人熟識的是大腸桿菌 O157:H7血清型。由今年六月起,衞生防護中心擴大須呈報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範圍,以涵蓋所有引致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病菌株,而不只是較典型的大腸桿菌O157:H7病菌株。」

發言人說,預防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方法,跟其他預防食物傳播疾病相似。市民須注意個人及食物衞生:

*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或更換尿片後,須用梘液和清水正確洗手;

*進食和飲用已徹底煮熟和煮沸的食物和食水。食物經足夠的時間和溫度烹調或加熱後,已能把大部分可引致食物傳播疾病的病毒和細菌(包括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殺死。因此,烹調或加熱食物時,須確保其核心溫度達至攝氏75度或以上;

*幼童、長者、孕婦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例如:未經消毒的牛奶、軟芝士、預製或經儲存的沙律和冷盤肉類等;及

*如出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病徵,特別是出血性腹瀉,應立即求醫。

 Copyright©2025 www.chines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