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染手足口病
2011年12月09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二月九日)提醒市民注重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手足口病。
衞生防護中心是在中西區一所幼稚園出現一宗涉及二十名二至四歲兒童的手足口病爆發後,作出上述呼籲。
受影響人士包括十一男九女,他們於十一月十四日起陸續出現口腔潰瘍、發燒及手腳出現紅疹或水泡等徵狀。所有受影響兒童均毋需入院,全部現時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職員已視察該幼稚園,並建議該校採取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所引起。
發言人建議市民,尤其是院舍負責人,採取以下的措施預防手足口病:
*保持空氣流通;
*飯前、如廁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淨雙手;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尤其是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着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用1比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徹底清洗,再用清水洗淨;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及
* 減少到過分擠迫的地方。
衞生防護中心是在中西區一所幼稚園出現一宗涉及二十名二至四歲兒童的手足口病爆發後,作出上述呼籲。
受影響人士包括十一男九女,他們於十一月十四日起陸續出現口腔潰瘍、發燒及手腳出現紅疹或水泡等徵狀。所有受影響兒童均毋需入院,全部現時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職員已視察該幼稚園,並建議該校採取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所引起。
發言人建議市民,尤其是院舍負責人,採取以下的措施預防手足口病:
*保持空氣流通;
*飯前、如廁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淨雙手;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尤其是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着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用1比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徹底清洗,再用清水洗淨;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及
* 減少到過分擠迫的地方。




即時提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