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中醫香港中醫網首頁

冠心症找到找不到

心臟本身有一套專門給自已供應血液的血管。這套血管好像心臟上的“帽冠”或太陽旁的“日冕”,所以叫做冠狀動脈,它是供養心肌足量血液和氧氣的動脈,是個相當重要的運輸管道,冠心病就是由予冠狀動脈出了毛病,影響心臟的血液供應,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心臟病;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管壁變硬、變厚、其內壁上沉積著大量脂類物質,像米粥樣斑塊凸出到管腔裡,使管腔狹窄,甚至堵塞,這樣一來,冠狀動脈裡的血流受到阻礙,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於是就出現胸悶、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狀,甚至引起猝死,這種病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也可稱為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屬中醫“胸痺”“心痛”範疇。
張仲景【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証治】第一條就開宗明義指出:“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責其極虛”四字,就一語道破了胸痺病之根本所在,虛是胸痺之本,可以說,無虛不成胸痺;但是,到底是什麼虛呢?我認為應當是指宗氣而言,氣為陽,故上焦陽虛當是指胸中之宗氣虛而言,宗氣虛不足以行呼吸,故見氣促短氣,無力推行營血,則血脈瘀滯,氣血不通,故胸痺而痛。由此可見,胸痺之本雖為虛,但胸痺決非純虛之證,因宗氣內虛,則氣機不利,血行不暢。氣機不利則滯,血行不暢則瘀。因此,氣滯血瘀是胸痺一證之最為常見的病理變化之一。
血化下行不作勞
臨床所見冠心病,多為心絞痛、胸悶、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舌質紫黯、源于心陽式微,或心氣不足,而導致心脈痺阻,氣滯血瘀,所謂不通則痛,是冠心病的共性,多用活血化瘀法治之。王清任【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治療瘀血胸痛有效,王氏強調“血化下行不作勞”頗有見地。

【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的意思。

冠心病証屬本虛標實,而以陽虛氣弱為本,多從心、脾、腎陽氣內虛為主。標實者多責之痰濁瘀血為患,皆因陽虛氣弱,水津不化則聚而成痰,鼓動無力則血滯瘀積。臨症加減化裁治療冠心病,八型分述如下:


一、心氣不足
二、氣陰兩虛
三、氣陽兩虛
四、肝腎兩虛
五、陰虛陽亢
六、血瘀氣滯
七、痰濁壅塞
八、痰瘀交阻

以上僅是從臨床常見的冠心病証候,述其辨治大略,雖証分八型,但總以益氣助陽,化痰行瘀為法,氣足瘀去,脈道通暢,諸症自平。
選文:Tammy 編審:星Sir
醫護研習組
相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opyright©2023 www.chines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