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症
[ Dementia ]
是一種腦部疾病,一般人的腦細胞在成年以後也會衰亡,但腦退化症患者腦細胞死亡的速度很快,並且會出現腦部萎縮,引致腦部功能嚴重衰退。
患者不但越來越健忘,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等也會出現問題,連性格及行為亦會改變。
目前雖然沒有根治腦退化症的方法,但如果及早發現,可以用藥物幫助維持腦部功能,減慢衰退的速度。
由於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連自己的名字也忘記,在自我照顧方面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很需要家人的支持及照顧,共同面對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病人的腦部會出現異常的β澱粉樣蛋白質,在腦部沉積成塊狀物,稱為神經斑(plaque),阻礙了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甚至令腦細胞死亡。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病人腦細胞內一種稱為 “tau” 的蛋白質,不知何故出現纏結(tangles)的現象,這現象與腦細胞死亡可能有密切的關係。但究竟甚麼原因導致這些情況出現,目前仍不大清楚。
而當腦血管因中風等而受損,血液無法正常供應養份給腦細胞時,便有機會引致血管性腦退化症。有些人曾出現小中風,即中風很輕微或短暫,病人可能沒法察覺,但已令血管及腦細胞受損,增加了患腦退化症的風險。
腦退化症雖然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但以下方法卻有助減低風險,也可以幫助年長人士減慢腦部退化的速度:
多動腦筋:多閱讀、下棋或玩一些需要動腦筋的遊戲,可以令腦部保持活躍,而學習新的事物也有助刺激腦部。搓麻雀雖然看似可以用腦,但如果自小已熟習及經常玩的話,進行時反射動作往往多於思考,對預防腦退化症的作用相對減少。
保持健康飲食:均衡飲食可以促進血管健康,減低患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疾病的機會,因而可以減低患血管性或腦退化症的風險。外國多項研究顯示,長者奉行多魚、多菜、少肉及多用橄欖油的地中海式飲食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腦退化症的風險。
攝取充足的維他命B12、 C及E:缺少維他命B12有機會導致腦退化症,如果平日少吃魚、肉類、蛋或牛奶的話,應額外補充維他命B12。維他命C及E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神經細胞,有益血管,預防腦退化症。
維持適量運動:保持腦袋靈活和適當的運動量同樣也有助減低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
避免吸煙及酗酒:戒除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防止對血管及其他身體器官造成損害。
為了判短病人是否患腦退化症,醫生進行以下的檢查﹕
血液檢驗:幫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甲狀腺失調或缺乏維他命 B12等。
行為評估及智能測試:醫生會為病人進行一連串記憶及思維性的評估,有助判斷早期的腦退化症。
腦部磁力共振造影檢查(MRI):利用精密的電腦科技,提供清晰的腦部影像,檢測腦部的萎縮情況、是否有血液凝塊或腫瘤等。
正電子掃瞄(PET):把低輻射量的物質注射入病人體內,物質會流到腦部,然後進行掃瞄,可以監測腦部的澱粉樣蛋白分子水平有沒有異常增高,幫助及早發現病變徵兆,並可追蹤當中的變化。它亦有助評估病情的嚴重性和病人對所用藥物的身體反應。
雖然未有根治的方法但有兩類藥物獲證實能幫助延緩病人腦細胞的死亡,減慢病人認知能力上的衰退: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這組藥物包括 “donepezil”、 “rivastigmine”及 “galantamine”,通過抑制乙醯膽鹼酶來提高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保持腦部運作,對控制早期及中期腦退化症有一定功效。不過這類藥物不是對所有人均有效,部分人亦可能出現腹瀉、噁心及嘔吐等副作用。
美金剛胺 (Memantine)
這類藥物可以保護腦細胞免受谷氨酸 (glutamate)的損害,有助減慢中期及後期病人的病情進一步惡化。谷氨酸原本是神經傳遞物質之一,但腦退化症病人卻出現濃度過高的情況,反而損害腦細胞。有時候醫生會同時處方乙醯膽鹼酶抑制劑給病人,增加效果。副作用包括頭昏、令人焦慮等。
另外,醫生也會處方一些藥物,幫助改善病人的徵狀,例如失眠、緊張、抑鬱、幻覺及妄想等。
藥物以外,其他非藥物治療亦很重要,例如現實定向、認知訓練、多感官刺激及其他心理行為治療等,能改善病人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加強他們剩餘的功能和技能,協助保持日常生活上的獨立性。
從中醫學角度來認識腦退化症為癡呆病,病因以內因為主,由於七情內傷、久病不復、年邁體虛等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虛,痰瘀阻痹,漸使腦髓空虛,腦髓失養,是以呆傻愚笨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其基本病機為髓減腦消,神機失用。其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其證候特徵以氣血、腎精虧虛為本,以痰濁、瘀血之實邪為標,臨床多見虛實夾雜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