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中醫香港中醫網首頁

[ 和解劑 ]
方名 組成 功用 主治
[ 大柴胡湯 ] 柴胡; 黃芩; 芍藥; 半夏; 生薑; 枳實; 大棗; 大黃 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鬱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 小柴胡湯 ]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半夏; 生薑; 大棗 和解少陽。 1. 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 熱入血室證。婦人中風,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以及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 半夏瀉心湯 ] 半夏; 黃芩; 乾薑; 人參; 黃連; 大棗; 甘草 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寒熱互結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 四逆散 ] 炙甘草; 枳實; 柴胡; 芍藥 行氣解鬱,疏肝理脾。 1. 陽鬱厥逆證。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脈弦。
2. 肝脾不和證。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等。
[ 逍遙散 ] 炙甘草; 當歸; 茯苓; 白芍藥; 白朮; 柴胡 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肝鬱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 痛瀉要方 ] 白朮; 白芍藥; 陳皮; 防風 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脾虛肝旺之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左弦而右緩者。
[ 達原飲 ] 檳榔; 厚朴; 草果仁; 知母; 芍藥; 黃芩; 甘草 開達膜原,辟穢化濁。 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證。憎寒壯熱,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發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脈弦數,舌邊深紅,舌苔垢膩,或苔白厚如積粉。
[ 蒿芩清膽湯 ] 青蒿腦; 淡竹茹; 仙半夏; 赤茯苓; 青子芩; 生枳殼; 陳廣皮; 碧玉散; 滑石; 甘草; 青黛 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少陽濕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甚則乾嘔呃逆,胸脅脹疼,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現雜色,脈數而右滑左弦者。
 Copyright©2023 www.chines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